配网规划发展历程及未来配电网形态研究 电力专家大讲堂开讲

发布时间:2023-12-11 11:33:36 作者:admin

  在双碳及能源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配电网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进一步探索未来配电网的发展形态,12月7日下午,太阳集团城官网邀请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智能电网技术顾问李京平高级工程师在A5-101教室开展主题为“配网规划发展历程及未来配电网形态研究”的专题讲座。太阳集团城官网党总支副书记符红勋、副院长沈娜以及学院骨干教师、各级学生共50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由沈娜主持。

讲座现场(张广泉 摄)

  李京平围绕“配电网规划与发展”这一中心,从“配网规划发展历程”、“智能电网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未来配电网形态研究”三方面阐述,层层递进,专业性强。他先从配电网规划方法的形成开始切入,通过讲解国内外配电网结构特点,引导同学们理解配电网网架的演变过程,从而深入探讨配电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

李京平开讲现场(张广泉 摄)

  李京平认为,“智能电网”以数字电网为载体,旨在实现配电自动化、计量自动化、分布式能源及虚拟电厂的高度融合和综合效益最大化。他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国家的“双碳政策”的推进,新能源占主导地位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配电网,推动了能源生产清洁化、多元化发展。通过建立全网协同、数据驱动、主动防御、智能决策的新一代电力调度体系,促进形成“源网荷储”全网协同的调度模式,是配电网智能化、自主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李京平还强调,基础设施多网融合的电网数字化转型,正朝着智能、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储能与新能源协同运行,现代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

  李京平重点讲解了未来配电网的形态内涵与发展之路,突出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具有新型市场机制和新型商业模式下,运用先进的电力能源技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现代化配电网。李京平指出,超导电缆、直流输电以及智能配电设备在未来电力系统“网”  端应用将会越来越多,通过引入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使得电网保护在性能、动作速度、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荷”端,推广应用智能电网用户服务,构建需求侧管理及响应机制,将能源使用的决定权交给电力用户,帮助用户节约用电费用,提高用户用电效率。他借用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发展状况,引出分布式发电、储能与智能微网技术的融合,认为储能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沈娜表示,李京平高级工程师的讲座从配电网规划出发,让同学们对未来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的发展路径都有清晰的认知,开拓了视野,也丰富了专业知识。

现场互动(张广泉 摄)

  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与教师代表就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的行业需求等方面提出了问题,李京平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分析并深入讲解,精彩的讲解赢得了阵阵掌声。

  李京平,正高级电气工程师,先后就职于江西电网、广东电网、电规总院,多年从事电力规划建设、生产运行,能源咨询研究等工作,有非常丰富的电力工程经验,擅长配电网工程规划,目前担任电力规划总院专职委员。

文/伍志轩 图/张广泉 编辑/林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