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萍 教师

发布时间:2025-04-08 13:58:38 作者:admin


  曾丽萍,女,1990年10月生,江西籍,群众,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

  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获得“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会议论文1篇。

研究领域

  ‌专注于机器学习、极限学习机算法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极限学习机在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模式识别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工作经历

2017.08-2024.09

  广东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任教师。

2024.10-至今

  太阳集团城官网 专任教师。

  科研项目:

2020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在线开放课程应用,项目负责人;

2022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追踪式多功能充电桌》,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项目成员;

2024年

  过程控制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

  1.曾丽萍,刘小明.基于SPOC的“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混合式教学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11):34-37+48.

  2.曾丽萍,刘小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混合式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J].进展,2022,17(16):108-110.

  3.曾丽萍,林泽.基于PLC的舞台灯控制系统及组态监控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1,34(10):126-127+129.

  4.曾丽萍.短时滞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40(01):15-19.

  5.曾丽萍.基于Duffing振子的HFSWR微弱目标参数估计研究[J].信息技术,2019,43(07):75-78.

  6.曾丽萍,谷红霞,周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足球俱乐部综合评价[J].价值工程,2019,38(17):90-93.

  7.曾丽萍,周莹,谷红霞.基于混沌预测的雷达微弱目标检测研究综述[J].信息通信,2019,(06):29-30.

  8.曾丽萍.小鼠脑电波周期节律与呼吸过程相关性分析[J].电子世界,2019,(07):94-95.

  9.曾丽萍.基于混沌理论检测微弱信号研究综述[J].电子世界,2019,(03):45+47.

  10.Li G, Zeng L, Zhang L, et al. State identification of duffing oscillator  based 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7,  25(1): 25-29.

  11.Zhang L, Zeng L P, Li M, et al. Weak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complex  duffing oscillator for HFSWR[C]//2016 35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IEEE, 2016: 4982-4987.

科研创新

  一、针对传统李雅普诺夫指数在识别混沌与周期状态时存在的计算成本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极值学习机(ELM)的Duffing振子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相图和时间序列中的有效特征,实现了对混沌状态和周期状态的准确区分。

  二、将逆向相变的概念扩展到复Duffing振子中;基于复Duffing振子提出了一种检测负频率微弱信号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高频地波雷达(HFSWR)微弱目标的检测。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频率测量精度和更低的虚警率。

  三、教学活动,主讲过《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通过实际项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